頁面版權所有 ? 河南佳怡食品有限公司 豫ICP備17019578號 中企動力提供技術支持
食品工業“十三五”規劃基本編制完成
據媒體報道,食品工業領域的“十三五”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,重點包括加快自主創新、保障改善民生、國企改革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區域協調發展等。
這五大重點突破將促使行業發生變革。其中,對食品飲料企業而言,更強調的是商業模式創新;白酒與啤酒領域絕大多數是國資背景,國企改革將使公司釋放活力;在競爭較為飽和的中低端酒水市場與乳制品領域,行業兼并整合漸漸提速,這些領域的龍頭企業已占據較大市場份額,今后依靠外延式擴張的概率較大。
五大重點領域——
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表示:“‘十三五’期間,我國食品工業至少有三大特點:消費需求剛性增長;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;產業進一步整合集聚。”產業結構調整將是“十三五”期間重點強調的內容,政策有望向之傾斜,相關細分領域可能從中受益。
宏觀層面,“綜合來看,估計食品工業的‘十三五’規劃重點將包括加快自主創新、保障改善民生、國企改革、加快產業積極調整與區域協調發展五個方面。”平安證券食品工業研究員湯瑋亮表示。
截至2014年底,食品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的目標大部分已達標或有望達標。方便食品制造行業完成情況相對較差;部分行業集中度未達標;受制于進口酒沖擊,非糧原料(以葡萄酒為主)酒類比重未有提高。
湯瑋亮認為,未來一段時間,食品行業發展目標將向調結構轉變。食品行業的經營環境正發生改變,首先,我國經濟從“生產導向”正在轉為“需求導向”;其次,創新驅動為食品行業發展提供新手段;第三,宏觀政策為食品行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。因此,行業整合、消費升級、創新商業模式等將成為食品飲料關注的重點。
食品工業領域的自主創新,包括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。商業模式創新對食品工業而言尤為重要,原因在于商業模式創新符合需求導向。深圳森瑞投資公司董事長林存告訴記者,三大維度可評判快消類公司是否正在進行商業模式變革:是否從客戶需求出發增加客戶黏性;是否有多個商業要素發生變化,如產品、工藝或組織創新等;是否開創了可持續的盈利能力。
“一般來說,處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業出于尋找新增長點需求,最可能創新商業模式。”林存表示,啤酒、黃酒、肉制品等行業面臨發展瓶頸,均有創新可能,預計龍頭企業變革商業模式的概率更大。
推進國企改革
國企改革是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重頭戲,食品工業亦不例外。
本輪國企改革的方向在于通過混合所有制促進國企運營效率提升;通過開放壟斷行業節點引入民資競爭;通過集團資產注入等方式提升證券化率;通過創新激勵機制提升國企管理效率。
映射到食品行業而言,湯瑋亮認為“行業景氣度高、競爭相對緩和,且公司品牌力強,經營業績相對較差的國企,可能具有較大改善空間。”建議把握資產注入與引進戰投兩條投資主線,細分行業中白酒與調味品行業可重點關注。
以五糧液推行員工與經銷商持股為例,食品飲料股可能的受益標的應具備兩個條件:資源稟賦好,內部改善空間大;當地政府對改革的決心明確。照此判斷,白酒是國企改革背景下最大的受益板塊,預計山西汾酒、古井貢酒等將緊隨五糧液步伐實施激勵機制,機制完善后業績改善空間較大。
啤酒行業也是國企改革的一大看點。目前A股市場上的三家啤酒公司都有國資背景,而且改革預期較為強烈。“青啤集團曾提出上市公司管理層長期激勵計劃,股權激勵可能成為青啤改革推進的方向;燕京啤酒股東北京控股正進行內部重組,估計燕京引戰投、股權激勵可能性較大;珠江啤酒推動混改進程的可能性較大。”湯瑋亮說,由于啤酒行業面臨消費人群數量下降、進口啤酒沖擊高端市場等問題,行業整體改善空間不大。
鼓勵行業整合
“小而散是食品企業的特點,‘十三五’期間行業內的兼并收購、整合集聚會是一大焦點。”劉治稱,產業政策將支持骨干企業做強、中型企業做大、小型企業做精。政策將會促使企業間兼并收購,食品子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。綜合考慮行業成熟度、集中度、競爭格局,白酒、乳制品、調味品行業兼并重組的可能性較大。
隨著高端酒需求調整完成,五糧液已率先提價,茅臺亦緊隨其后,不再擠壓其他白酒市場份額,行業呈持續復蘇態勢。其中民間需求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,預計白酒行業將保持5%~10%營收增速。高端酒新時代已到來,茅臺與五糧液等成為主要玩家,高端白酒競爭格局良好。
中低端白酒市場的競爭卻日趨激烈,諸如洋河股份、古井貢酒這類企業的并購意愿或許較為強烈。這類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的動機在于,大型平臺酒企對外擴張欲望較強,可以促進區域市場整合。
除中低端白酒市場以外,乳制品行業的整合已經開始,并有提速之勢。當前的乳制品行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,三巨頭伊利、蒙牛、光明市場份額已超過45%,內生增長速度可能放緩。從國外企業經驗來看,大企業成長后期開始走外延擴張道路,后續國內乳品行業并購整合概率較高。
食品工業在“十一五”期間暴露出來如產業鏈建設、產業發展方式、企業組織結構優化等問題,“十二五”期間已有改善,食品安全、自主創新能力等問題估計會貫穿“十三五”始終。食品領域“十三五”規劃可能重點包含六大重點領域:經濟增長、產業結構、農業、改革、綠色協調發展與民生。新常態下食品行業發展目標可能向結構調整轉變,經營環境也發生改革。
事實上,近期國內高端白酒頻頻傳出漲價消息,今年8月3日,五糧液向全國經銷商發出內部文件,通知52度水晶瓶五糧液出廠價將由每瓶609元調整至659元,漲價50元,漲幅超過8%;緊隨其后,茅臺也宣布,旗下的“53度飛天茅臺”也漲價100元。而瀘州老窖8月8日發出了調價通知,將帶有“瀘州老窖”字樣的總經銷產品結算價提高至100元/瓶。
市場普遍認為,漲價效應帶動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再上新臺階。據統計發現,截至8月18日,已有28家公司披露了2015年中報,有20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增長,占比71.43%。其中,蘭州黃河、百潤股份、*ST酒鬼、梅花生物、*ST水井、天潤乳業等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實現翻番,分別達到1069.86%、329.50%、188.80%、155.29%、141.25%和119.38%。